学校自本学期启动线上教学工作以来,为帮助一线教师提升在线教学能力,回应教师关切,于3月22日开始组织开展了“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训练营”活动。本次训练营主题鲜明,讲师团力量雄厚,开营以来深受广大教师的好评。为持续有效推进此项活动,3月29日下午,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训练营第二讲如期在云端举行,学校227名教师参加了线上培训学习。
本讲培训邀请湖南大学建筑学院基础教学中心副主任黄茜老师作题为《教学设计与创新思路》的专题讲座。黄茜老师是NCD色彩体系中国学者、AIC国际色彩联盟会员、中国室内装饰协会设计教育专家库成员、第六届西浦全国大学教学创新大赛特等奖获得者,多次获国家级、省级教学大赛一等奖。黄老师以《建筑色彩学》课程为例,讲解了如何对一门课进行教学设计;如何让一门课成长;如何实现教学资源的迭代增长。分享了课程目标的确定、课堂内容的设计和活动的开展、课程资源的积累等方面的一些体会和成果。介绍了如何构建疫情期线上软性教学环境,为学生营造安全、情感归属的教学氛围,很好的将课程思政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中。
培训结束后,黄老师与参训教师进行了互动交流,共同探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并分享一句话与各位老师共勉:“我希望大家在上课的时候,或者是在平时学术累积的时候,一直心里都有这么一道光线,这些光是你内心的光。只有这股强大的动力,知道教育的意义和力量,才会在看得见的地方和看不见的地方时刻成长,让这一道光透出去,照亮更多的人”。黄老师的教育情怀和对教育的执着追求深深地触动了每一位老师,纷纷表示要坚守教师初心,勇担育人使命。
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学校通过举办系列线上培训活动,着力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保障线上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下一步学校将开展教师问卷调查工作,深入了解他们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为教师发展提供专业平台。
教师心得体会
01
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主任 叶万军
今天下午听了黄茜老师的讲座,收获很大。对以下两点的印象最为深刻。
1.热爱才能做好教学工作。黄茜老师的教育教学实践,很好地诠释了《论语.雍也》中的一句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做一个合格的好老师,首先要对自己承担的工作做到“知之”“好之”“乐之”。
2.要着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注重平时积累,大胆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努力做到黄茜老师所说的那样:“每天教学,我都有一种探索感”。
当前,长春市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作为思政课教师,我们要努力做好教学设计与教学创新,确保抗疫期间授课质量。
02
建筑与规划学院教师 尹钰博
今天下午聆听了黄茜老师的讲座,受益匪浅。黄老师以《建筑色彩学》课程为例,讲解了课程创新设计的过程。从教学目标设计、知识点串连,到运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通过自身课程的视频录制,最后形成系统完善的教学资源并加以推广。黄老师讲到课程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在各个方面都提前做好调研,做好书籍理论支撑才能有所创新。作为同是设计类专业的城乡规划专业教师,黄老师的分享对我未来的教学设计和课程建设都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03
电气信息学院教师 张林雪
今天下午有幸聆听了湖南大学基础教学中心主任黄茜老师的讲座,受益匪浅,主要有以下三点体会:
1.黄老师对于怎样设计一门课程给予了我们深入浅出的讲解。反思自己之前教过的课程,在教学设计方面还存在不足,今天的培训既有理论指导又有实践案例,今后争取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2.黄老师对于教师授课时的教育心理学给予了我们指导。黄老师的讲解不是高高在上纯粹理论化的模式,而是结合具体的实际案例娓娓道来,听来令人亲切愉悦而又增长了知识;
3.黄老师对于学生学习状态及与老师授课的关系方面进行了分享。她以具体生动的教学实例详细的讲述了她的体会,难能可贵的是黄老师所讲正是我想说而说不出来的精髓,听来令人有醍醐灌顶之感。今后的教学,我要以黄老师的理论指导我的教学活动,争取使学生们学起来更高效、更有趣、更愿学。
04
公共艺术学院教师 薛超越
今天有幸听到黄茜老师关于教学设计和教学创新的讲座,感动于黄茜老师对于教育事业的热忱与纯粹,也被黄茜老师对于教育事业所付出的努力和心血深深触动。在以后的教学设计当中,在讲授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主动思考能力的提高,使他们进入深度的学习状态;在教学创新部分,黄茜老师分享了自己的课程案例,多维度的展示了一门“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是如何开展的、多学科交叉的知识融汇该如何让学生自主探究发掘,这些创新点都值得我们思考与借鉴。
05
文化创意产业学院教师 王莹
非常感谢学校安排了这么优秀的老师来为我们做培训,聆听了黄老师的讲座主要有两点体会。一是在教学设计方面,应该摸清规律,要根据课程目标和教学对象特性进行相应调整。二是要明白教与学是双向的,不仅要在平时教学的积累中扎实的提升自己专业能力,还要将基础理论加以设计传授给学生。在课程思政方面,教师应该注重在课堂上有计划的激发学生的内驱力,让学生有持续的动力形成向前奔跑的本能,不断的精进他们的专业能力,成为一名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