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梦新起点,未来定可期”——长春建筑学院召开2023届毕业实习座谈会

来源:教务处  发布时间:2023-06-27  浏览次数:10

毕业实习是学生专业知识学习中的重要一环,是学生踏入社会前的最后一课。为使学生更好的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尽快地完成从学生到职场人的身份转换,学校自2019年开始实施了毕业实习专项教学改革。为总结专项教改经验,梳理实施环节中出现的问题,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质量,6月19日和21日,学校分别组织召开了2023届毕业实习学生座谈会和指导教师座谈会。与会人员针对毕业实习收获、存在问题及对学校人才培养的意见建议进行了交流座谈。学校党委书记王宝龙、副校长张东鸣、见习副校长兼教务处处长冯永,教务处、学生工作处、就业指导中心相关人员及各分院教师代表和学生代表参加了座谈会。大家回首实习过往,共叙美好未来。

教师座谈会主要围绕毕业实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实习走访中企业对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课程设置,以及如何提升学生全面发展等话题展开,与会指导教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研讨:

人工智能产业学院高飞:

实习走访中,企业对学校学生比较认可,同时也提出学生存在认知能力、实践动手能力上的欠缺。通过学生实习后的反馈,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有针对性的对所授课程进行调整,改进教学薄弱环节,计划采取小组团队的形式开展“工作室”模式教学,加大学生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建筑与规划学院李冲:

在目前建筑行业整体大环境影响下,我院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基本能够做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特别是有的学生在校期间进行了二学历学习,提升了其它专业能力,对就业的帮助很大。目前,学院正在谋划“微专业”建设,针对行业企业的需求来培养学生,以期达到更好的效果。

交通学院王会:

现阶段国家交通行业的形势较好,从实习走访看,学生的实习岗位能够满足学生需求。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施工工期与学生实习期不吻合的情况,学生进入项目后,不能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便要结束实习,达不到很好的实习效果。学院计划在试点专业采用“3+1”实习改革,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座谈会主要围绕在实习过程中的收获和感受、在校学习课程与岗位需求的符合程度、职业生涯规划等话题展开,同学们根据实习情况进行了分享交流:

电气信息学院通信1901班还亚辉:

实习是将知识转化成实践能力的过程,在实习的过程中,我通过具体操作,越来越明白自己学的专业是什么,可以干什么。希望学弟学妹们能够珍惜每一个实践环节,多动手操作,多积累经验,才能够更快更好的投入工作之中。

建筑与规划学院规划1801班李雪婷:

通过在校五年的学习,我个人的专业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应变能力和沟通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同时,我参加的联合毕业设计使我真正了解了设计院的工作模式,为我在设计院实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促进我更好地融入工作,迅速的将自己的专业与其他相关专业串联在一起,融会贯通的能力大大提升。

健康产业学院护理1901班范智慧:

学校采用“3+1”的实习模式,使我们受益匪浅,对于护理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充分的实习是就业的门槛,只有完成为期一年的临床实习,才有资格进入行业。在实习中我们能够积累足够的经验,更好地运用在今后的工作中。

土木工程学院土木工程1904班高玉洋:

幕墙专业的学生目前也是采用“3+1”的实习模式,我们将毕业设计带到企业当中,以实际项目为题,与实习和工作过程相结合,通过实践来完成毕业设计,效果非常显著。实习过后,我们可以直接上岗,比其他院校的学生更早更快地进入角色,上手能力更强。

座谈会最后,王宝龙和张东鸣作了总结发言,王宝龙表示,学校各职能部门通过座谈会,最直接的了解到了学生和指导教师在毕业实习及就业等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学校会最大程度的发挥座谈会的作用,尽快协调解决相关问题,为学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助力。

张东鸣表示,学生座谈会和指导教师座谈会的召开,使学校更进一步地了解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相关人员共谋解决途径;能够了解学生所学知识和行业企业岗位需求的契合度以及在各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课程及专项知识能力培养的缺失,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各学院各专业利用实习走访,充分了解社会及行业企业需求,在拓展校外实习基地数量的同时注重实习基地质量提升,为学校毕业实习专项教学改革的深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与企业共谋校企合作新路径,积极推进校企共建专业、共建课程、共建教材、共建教师队伍、共建定制班、共建现代产业学院等,为学校实践教学改革提供了有力保障。

通过学生座谈会和教师座谈会的召开,学生分享了毕业实习收获与感悟,对学校提出了意见和建议;教师总结毕业实习工作经验和问题,为以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学校了解了行业企业对人才培养的新需求,为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改革提供了依据。毕业实习专项教学改革的实施,符合行业企业发展需要,提高了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有效地落实了培养基础实、能力强、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